当前位置:桐城 > 文化桐城 > 桐城派 >

[名家传略] 澄怀主人自订年谱卷四

2017-08-10 来源:未知 作者:张廷玉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张廷玉 澄怀主人
导读:张廷玉生前有《澄怀主人自订年谱》,记康熙十一年至乾隆十三年,七十七年个人生平事迹。
 张仁寿 乾隆元年丙辰 六十五岁 上以亮暗[1 ]元旦,停止升殿。清晨亲诣雍和宫 [2 ]梓宫前行礼,廷玉等随往。午后驾回宫,赐如意一柄。初七日上辛 [3 ]上祈谷 [4 ]于上帝,先期谕鄂尔泰、张廷玉曰: “昔年皇考念卿二人年老事繁,寒天不令陪祭,可仍遵前旨行。”十四日奉旨:“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著为总裁官,同平郡王纂修《玉牒》 [5 ]。”旧例,《玉牒》总裁,以亲王、郡王为之,此则异数 [6 ]也。本月奉旨“著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朱轼,左都御史福敏、侍郎徐元梦、邵基为皇子师傅。著钦天监择日开学。”旋据钦天监择得二十四日吉。是日清晨,皇长子皇次子到学,总管太监传旨:“皇子应行拜师礼。”廷玉等固辞,遂长揖。赐赍文绮、笔砚之属,与雍正元年同。少顷,召皇子及廷玉等六人进见,面谕曰:“皇子年齿虽幼,然陶淑 [7 ]涵养之功,必自幼龄始,卿等可殚心 [8 ]教导之。倘不率教 [9 ],卿等不妨过于严厉。从来设教之道,严有益而宽多损,将来皇子长成自知之也。”上顾皇子曰:“师傅之教当听受无违。”二十五日,上亲往马兰峪谒陵。奉旨:“著果亲王、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朱轼、尚书海望,在京总理一切事务。” [注释][1]亮暗:指皇帝居丧,元旦不升殿,不接受臣下贺岁。[2]雍和宫:原为胤祯为藩王时的府第,雍正三年改名雍和宫,雍正死后,停棺于此。[3]上辛:农历每月上旬的辛日。[4]祈谷:古代帝王祈求丰收的祭礼。[5]《玉牒》:记载帝王谱系、历数及政令因革之书。[6]异数:特殊的礼遇。[7]陶淑:涵养。谓陶冶使之美好。[8]殚心:尽心。[9]不率教:不听从教导。 二月初六日,六弟廷 奉命为会试副考官。 三月初六日,因加上列祖、列后尊谥,更换太庙奉先殿神牌,命廷玉扫清行礼。初十日,会试榜发,三侄若谭于考试回避官生卷内,蒙恩取中五十六名。榜后命廷玉、方苞会同四主考检阅落卷,续取中三十五人,准一体殿试。 四月十三日,前科修撰、编修及庶吉士教习期满,奉旨考试散馆 [1 ],若霭蒙取一等第三名,长婿姚孔?取一等第七名,授翰林院编修。 五月初一日,引见新科进士于养心殿,上命廷玉总理其事。是日,三侄若谭蒙恩选拔庶吉士。 六月,若蔼奉旨实授日讲起居注官。又御史条奏世职精奇尼哈番等官,向来止有满洲官名,未定汉文名色,请敕八旗志书馆总裁妥拟字样,以垂永久。奉旨俞允。旋据总裁奏准,精奇尼哈番系古时子爵,汉文应称为“子”。嗣后若霭官衔汉文写三等子。先公蒙恩颁赐祭文一道,御制碑文一道,谨具奏折:“为恭谢天恩,并陈下悃 [2 ]事。臣父原任大学士臣张英,仰荷圣主隆恩,晋阶太傅,载颁谕祭,敕树丰碑。本月初九日翰林院颁示谕祭文一道,御制碑文一道。纶音 [3 ]辉焕,宣之卣 [4 ]而增荣。宸翰 [5 ]褒嘉,垂诸金石而不朽。被 [6 ]至渥极隆之圣泽,重壤欢瞻 [7 ],沐有加无已之恩光,一门感涕。谨率臣张廷玉、臣子张若霭、臣侄臣张若潭,泥首廷陛 [8 ],恭谢天恩。至谕祭先臣典礼,拟于秋间在籍举行。臣张廷玉与臣弟张廷?俱供职京师,不能远离官守。唯有臣弟张廷璐现任江苏学政,其按试 [9 ]之地与臣乡相去不过五、六百里,仰恳天恩,于本年八月乡试后,赐假两个月,就近回里举行谕祭大典。其学政印务,照例暂交督臣署理,俟承祀既毕,即当星回 [10 ]本任,办行考事。凡此殊恩异数,追扬其祖、父,即光赍 [11 ]其子、孙。欣承凤篆龙章 [12 ],申锡 [13 ]之几筵,更永传之碑版。是先臣四十载报效天家之忱悃,经睿藻 [14 ]而常新;圣主亿万年鼓舞臣子之典章,勒桐冈而并寿 [15 ]。臣等生生世世莫罄铭心镂骨之诚,子子孙孙永矢就日瞻云 [16 ]之志矣。谨奏。” 奉旨:“知道了。著照大学士张廷玉所请。”恭录谕祭文:“皇帝谕祭经筵讲官、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赠太子太傅,加赠太傅,谥‘文端’张英之灵曰:‘翊赞[17 ]升平,眷18 ]良臣之宣力;褒崇耆旧,颁异数以酬庸。式隆 [19 ]展祀之仪,用示推恩之厚。尔张英英谨居心,公忠奉直,纯修素履 [20 ],谦谦裕 [21 ]君子之风;雅尚清标 [22 ],休休[23 ]有大臣之度。综生平之令德,讲筵之启沃惟勤。延身后之宠光,泉壤之荣施叠贲 [24 ]。朕绍膺大统 [25 ],追念成劳,晋太傅之崇阶,遣专官而告奠。特申优礼,聿称彝章[26 ]。呜呼,缅 [27 ]旧德于先朝,嘉谟 [28 ]忽替;沛新恩于翼世 [29 ],茂典丕昭 [30 ]。尔灵有知,尚其歆享 [31 ]。”御制碑文:“恭承先烈,聿思 [32 ]左右宣力之劳;?念前徽 [33 ],樊庸 [34 ]夙夜靖共 [35 ]之谊。旷典特颁于奕世 [36 ],殊恩载贲于重泉 [37 ]。式示 [38 ]褒嘉,用彰优礼。尔张英秉性和平,宅心 [39 ]忠厚,文章尔雅 [40 ],恒领袖于清班 [41 ];品行端醇 [42 ],久趋承于紫禁 [43 ]。入值三十载,纯勤懋著于初终 [44 ];服官四十年,雅望从容于时退。圣祖之加恩既笃,先皇之眷注尤深。酬启沃 [45 ]之勋,宫衔 [46 ]晋锡;秩贤良之祀,祠宇加隆。屡被恩施,备蒙宠沃。朕绍承基绪,缅想仪型 [47 ],怀旧德以维殷,考彝章而从厚。进阶太傅,肃展芳筵 [48 ]。呜呼!琬琰 [49 ]流辉,叠沛 [50 ]三朝之雨露;丝纶 [51 ]焕彩,丕昭百?[52 ]之荣光,尚垂庇于后昆,余俾永延夫世泽。” [注释] [1]散馆:凡前科在翰林院学习的官员,如编修、检讨与庶吉士等,三年期满,再举行一次考试,改派官职,谓之散馆。[2]下悃:臣下的苦衷。[3]纶音:帝王的诏令。[4]卣 :卣,酒器。 :古代祭祀用的香酒。[5]宸翰:已见前注。[6]被:感受。[7]重壤欢瞻:九泉之下也感到欢欣景仰。[8]泥首廷陛:叩头于廷阶之下。[9]按试:巡视考试事宜。[10]星回:日夜急行。[11]光贲:光照。[12]凤篆龙章:皇帝亲作的诗文。[13]申锡:厚赐。[14]睿藻:皇帝亲自书写之字。[15]勒桐冈而并寿:刻石于老家桐城之山野而一并久长。[16]就日瞻云:比喻对皇上的崇仰,就之如日,望之如云。[17]翊赞:辅佐。[18]?:同眷,义为顾念。[19]式隆:式:发语词。隆:提高。[20]素履:纯正的素养。[21]裕:充满。[22]清标:清美出众。[23]休休:风雅高尚与清美出众。[24]叠贲:华美光彩,重重叠叠。[25]绍膺大统:继承与担当皇位。[26]聿称彝章:聿,语助词,人们常以“聿称”指怀念旧人的德业。彝章指常典。[27]缅:怀念。[28]嘉谟勿替:高明的经国谋略,不可替代。[29]翼:通翌。翼世:即新朝。[30]茂典:盛典。丕昭:正大光明。[31]歆享:神灵享受供物。[32]聿思:聿怀。聿,本助动词,常用于句首。后人因以聿思为笃念之意。[33]念前徽:眷念前人美好的德行。[34]懋庸:酬谢。[35]靖共:靖恭。即恭谨地奉守。[36]奕出:世世代代。[37]载贲于重泉:光耀于九泉。[38]式示:式范,以此为典范。[39]宅心:居心。[40]尔雅:雅正。[41]清班:清贵的官班,多指文学之臣。[42]端醇:端正醇厚。[43]紫禁:宫中内廷。[44]初终:自始至终。[45]启沃之勋:对先皇学习的开导之功。[46]宫衔:给有功之臣的加衔,如赠“太傅”。[47]仪型:仪容。[48]芳筵:精美的筵席。[49]琬琰:原指美玉,借指品德文词之美。[50]叠沛:指功德之连续发扬。[51]丝纶:皇帝诏书,本古语“王言如丝”。[52]丕昭:“大张”。百?:百年祠祀。 七月初九日,奉旨纂修《三礼》 [1 ],著鄂尔泰、张廷玉、朱轼、甘汝耒为总载。杨名时、徐元梦、方苞、王兰生为副总裁。 九月,南闱榜发,七侄若霍、九侄若霁、十侄若需、堂侄若本,俱获中式。侄孙曾敞中副榜,极一门之盛,向所罕见。追思先泽,顶戴国恩,不胜感庆。是月,命廷玉同大学士鄂尔泰,吏部侍郎邵基,阅看博学鸿词 [2 ]卷,取一等刘纶等五人,二等杨度汪等十人。奉旨分别授翰林院编修、检讨、庶吉士。以纂修《明史》告成蒙恩议叙加二级。 十月三弟廷璐信至,知里门于九月二十日举行谕祭先公大典,庐凤道范讳璨 [3 ]率领属员肃将 [4 ]祀事,典礼辉煌,仪文隆备。是日,天气晴朗,人心欢悦。廷玉遂率六弟廷?、三侄若潭、长男若霭,具奏恭谢天恩。 十月初二日奉旨:“邵基著补授苏州巡抚,其翰林院掌院事务,仍著大学士张廷玉兼管。”越日,奉旨充日讲起居注官。是月十一日,皇上亲送世宗宪皇帝梓宫奉移山陵,留廷玉在京办事,宿紫禁城内十日。十月二十五日和硕庄亲王等与廷玉奏辞总理事务。略曰:“为敬陈下悃,恭请圣鉴事。窃臣等荷蒙世宗宪皇帝高厚深恩,同于覆载 [5 ]。恭遇我皇上绍登大宝 [6 ],思慕方殷,钦奉恩旨,令臣允禄、臣允礼、臣鄂尔泰、臣张廷玉总理事务,并命臣福彭、臣纳亲、臣海望、臣徐本协总理事务。受命之下,深切悚惶。维时伏念世宗宪皇帝龙驭上宾,而我皇上悲哀正切,未便即以下情陈奏恳辞。一年以来,一切事件,俱蒙皇上训悔指示,祗遵查办,幸免陨越 [7 ] 。今世宗宪皇帝梓宫已经奉移山陵,考诸典礼,皇上正当御门 [8 ]听政之日,而我皇上钦明广运 [9 ],宵旰 [10 ]勤求,举凡用人敷治 [11 ],悉以圣祖世宗之心为心,以圣祖世宗之政为政,固已时措咸宜 [12 ],中外悦服。臣等虽随事竭诚,黾勉 [13 ]查办,然识见短浅,实不能襄赞万一。皇上务宵旰勤求之政,而臣等受总理事务之名,则于义既属未协,而于心尤切难安。伏乞皇上俯鉴愚悃,矜 [14 ]赐成全,准解总理事务之任,俾臣等各循职守,庶臣心得以少安,而遵奉圣恩指训亦易以勉副 [15 ]矣。为此谨奉请旨。”本日奉上谕:“今日王大臣奏辞总理事务。朕临御以来,已经一载,敬念皇考付?之重,兢兢业业,凡敬天勤民之大端,不敢稍有怠忽,一切政务,幸无大过,但庶务繁多,朕岂能事事熟悉,正赖贤王大臣共相赞助,以成郅治 [16 ]。况皇考当日登极,年已四十有五,在藩邸日久,国是 [17 ]民情,无不洞晰,尚简用总理事务王大臣怡亲王等协办三年,然后报罢 [18 ]。朕之才识远不逮皇考之万一,王大臣正当竭力抒诚,仰佐朕躬,何以遽辞总理事务?若辞奏之心出于至诚,又不若公忠体国,和衷办事,凡朕政事有失,即为规谏,思虑未到,代为筹画,以克尽股肱心膂 [19 ]之任,较之辞解总理,不更善乎?著照常办理,不必再辞。” 十一月十一日,廷玉蒙恩赐御书“台衮元臣 [20 ]”四字匾额。拜受之下,愧悚靡宁 [21 ]。 十二月除夕前一日,赐御书“福”字春联及御制喜雪诗墨刻 [22 ]。 [注释][1]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三书的合称。[2]博学鸿词:清代科举名目中之一种。参加考试者,不由举人出身,均由地方官推荐。[3]讳:表示对钦派地方长官范璨的尊敬。[4]肃将:义为敬奉。[5]覆载:借指天地。[6]登大宝:即皇帝位。[7]陨越:即失职。[8]御门听政:登临殿阁,亲至宫门听政。[9]钦明广运:敬肃明察,覆载广远。[10]宵旰:日夜。[11]敷治:治天下大事。[12]时措咸宜:一切措施均得其时,无往而不宜。[13] 勉:指尽力。[14]矜:怜悯。[15]勉副:勉强符合旨意。[16]郅治:即大治。[17]国是:国家大事。[18]报罢:呈请罢职。[19]股肱心膂:均为人体要害部位,借指重要职位。[20]台衮元臣:台衮:指居殿阁高位。元臣:指老臣。[21]愧悚靡宁:惶恐不安。[22]墨刻:将所作书画进行摹刻,或用墨垂拓。 乾隆二年乙巳   六十六岁 上以亮暗元旦,停止升殿。清晨,亲诣寿皇殿[1 ]行礼。廷玉等随往。辰刻召王、大臣入见,赐茶,并赐内造宁绸[2 ]二端。 二月,四侄若震以浙藩 [3 ]遵旨入觐。二十二日,上奉孝敬宪皇后 [4 ]梓宫,奉移山陵。廷玉与若震、若霭皆从。 三月初二日,世宗宪皇帝、孝敬宪皇后梓宫安奉地宫 [5 ],敦肃皇贵妃附葬。上亲送至地宫,命平郡王、鄂尔泰、张廷玉随入,上攀恋呜号,叩首无算。廷玉等伏地痛哭,固请数十次,上始出盥洗更衣,于隆恩殿点主 [6 ]。先期降旨,命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恭点孝敬宪皇帝神主。协办大学士三泰,礼部尚书任兰枝恭点孝敬宪皇后神主。并降谕旨:“点主大臣鄂尔泰、张廷玉、三泰、任兰枝:‘点主大礼攸关,必取其人品望素优,老成端悫者 [7 ],俾之敬谨将事,方克称遵奉之隆仪。卿等皆国家大臣,夙荷皇考恩遇,倚任有年,名望素重,故籍卿等襄此臣典,其体朕哀慕悃忱,齐庄 [8 ]俨恪 [9 ],静虑凝神,以对越 [10 ]皇考在天之灵,庶得仰邀皇考歆鉴 [11 ],朕有厚望焉。特谕。 ”初二日口时,点主礼成,上恭奉神牌回京,于初五日奉安[12 ]太庙。初六日礼部奏请钦点恩科会试等官。奉旨:“张廷玉、福敏著为正考。索柱、姚三辰著为副考官。”廷玉等即于本日拜命入闱,与同事诸臣,共相戒勉,悉心校阅,务拔真才,以襄盛典。是科多士云集辇下者,较曩时为盛。上科应试者四千五百数十人,今则增至五千四百余人。锁闱一月有余,遵旨取中三百十七名。 四月初九日发榜,赴乾清门请安,蒙恩召见,问闱中事,廷玉等一一奏对。十侄若需 [13 ]于回避卷内蒙恩中式,廷玉奏谢天恩。越数日,上面谕曰:“科声榜后,外间毫无异词,良可喜也。”二十二日长婿姚孔?请假,偕大女南归,祝北堂 [14 ]八十寿。三婿孙循编偕三女还里,经纪家务。 [注释][1]寿皇殿:停放先皇帝灵柩之殿。[2]内造宁绸:皇家在江宁织造府所产的绸缎。[3]浙藩:浙江省布政司。若震乃张廷璐长子。[4]孝敬宪皇后:即卒于雍正八年的雍正皇后。[5]地宫:帝、后的墓穴。[6]点主:神主,为古代已死的君主、诸侯所立的牌位。立牌位之先,须先由德高望重之人,在“王”字上端用?笔加上最后上点,谓之“点主”,然后捧上殿阁祭拜。[7]端悫:正直诚谨。[8]齐庄:严肃敬诚。[9]俨恪:庄严恭谨。[10]对越:答谢与面对。[11]歆鉴:察鉴。多用于鬼神。[12]奉安:安置神象与牌位于太庙。[13]若需:是张廷玉三弟廷璐之次子。[14]北堂:母亲的居室。借指母亲。 五月初七日,御试翰林、詹事官员九十人于乾清宫,清晨引见,上亲出三题,首题为《为君难,为臣不易论》。次题《藏珠于渊》赋,以“藏珠于渊,南华妙蕴 [1 ]”为韵。三题《赋得薰风自南来》七言排律十二韵,限“来”字韵。本日交卷。上亲自览阅,定其甲乙,取一等三人,二等十人,三等二十人,余俱四等。若霭蒙恩取二等第六,比时降旨陛授翰林院侍讲。廷玉进见谢恩,上谕曰:“若霭诗赋颇佳,朕是以特置优等,尔等大臣子弟能黾勉向学,无膏梁 [2 ]怠惰之习,乃朕所深嘉者,向后勉之。”一月之内,若潭 [3 ]以庶吉士散馆引见,蒙旨授为检讨。若需以新进士引见,蒙钦点庶吉士。一门长幼,登清华 [4 ]之上选,荷迁擢之殊荣,正不知如何仰报于万一。 六月,内阁奉请考试各省举续到之博学鸿词二十四人。奉旨著张廷玉、孙嘉淦阅卷。随于史馆校阅,取万松龄为一等,朱荃、洪世泽、张汉三人为二等。将原卷进呈,奉旨:“万松龄著授为翰林院检讨,张汉著授为翰林院编修,朱荃、洪世泽著授为翰林院庶吉士”。 十一月,上以二十七月服制 [5 ]期满,于十五日亲旨泰陵告祭释服 [6 ]。奉旨: “著平郡王、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留京办事。”若霭以起居注官,钦点随驾。二十二日回銮。二十七日庄亲王同廷玉等合词奏辞总理事务。奉上谕:“庄亲王等奏辞总理事务,朕思皇考御极 [7 ]之初,命王、大臣等总理事务,至二十七月释服之后,准其解辞者,盖皇考春秋已逾四旬,且至圣至明,于下下政务及一世情事,无不周知洞悉。在朕今日,岂敢与皇考比拟,正赖王、大臣等辅弼赞襄,期臻上理 [8 ],何得援例恳辞?但览王、大臣等所奏,情辞恳切,请各归本职办公,仍是靖共佐理之忱悃,朕只得勉从所请。此二十七月之内,王、大臣等匡?朕躬,一切典礼,敬慎周备,凡所交政务,莫不悉心办理,甚属勤劳,总理事务庄亲王、果亲王、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著交宗人府[9 ]、吏部从优议叙。协办总理事务平郡王、大学士徐本、公纳亲[10 ],尚书海望亦著议叙。钦此。”廷玉等免冠叩首,恳辞议叙,不蒙前允。二十八日奉上谕:“昨庄亲王等奏辞总理事务,情辞恳切,朕勉从其请。但目前西北两路军务尚未全竣,且朕日理万机,亦间有特旨交出之事,仍须就近承办。皇考当日原派有办理军机大臣,今仍著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公纳亲、尚书海望、侍郎纳延泰 [11 ]、班第办理。钦此。”二十九日与鄂大学士同进见,奏辞兼管部务。奉上谕:“大学士鄂尔泰奏辞总理兵部事务,大学士张廷玉奏辞兼管吏部、户部事务,情词恳切,至于再三,即数年来,亦屡有人陈奏大学士不应兼管部务者,此乃就常例而论。不知国家委用大臣,随时变通,只期有裨政治,难以拘执成规,亦多有与例不符而出于不得已者,诸臣未能尽知也。皇考当日命鄂尔泰、张廷玉兼管部务,迄今多年。朕御极以来,亦知兼摄为难,二臣亦屡以为请,而其中实有难于更易之情势。盖兵部尚书纳亲,虽年力精壮,实心任事,而莅任不久,诸事尚未谙练 [12 ]。吏部职总铨衡 [13 】,关系甚巨,非谨慎练达者未易胜任。此二臣者,实为朕心所倚赖,今乃辞解部务,将来之继二臣办理者,其事之妥协与否,朕尚未能预知,岂肯遽从所请。在二臣受国家厚恩,当视公事如己事,亦不当以任事简少,易于尽职而恝视 [14 ]部务,往复渎陈 [15 ]也。俟数年之后,朕酌量再降谕旨。大学士鄂尔泰仍著兼管兵部。大学士张廷玉兼管两部事务,实多难于兼顾,准其解退户部,仍兼管吏部。其他兼管部务之大学士迈柱、徐本,不必兼管工部、刑部。钦此。” [注释][1]南华妙蕴:庄子别号南华真人。藏珠于渊,是庄子隐喻有学问的人如明珠之藏于深水。乾隆借此要求文学之臣都应具有如此气韵。[2]膏梁:指富贵人家及其子弟。[3]若潭:张廷玉四弟廷綦之子。[4]登清华之选:被选入翰林院学习。此事清高华贵。[5]服制:指守孝。[6]释服:脱去孝服,即孝满。[7]御极:登皇帝位。[8]上理:国家秩序安定,即天下大治。[9]宗人府:管理皇宗宗族事务的衙门。[10]公纳亲:世袭公爵,时任兵部尚书。[11]纳延泰:原本刻本误为纳延泰,据《清史稿--军机大臣表》改。[12]谙练:熟悉。[13]总铨衡:总管人事的任免、升降与赏罚。[14]恝视:漠视。[15]渎陈:烦琐地陈述。 十二月初四日,册立皇后,册封贵妃、娴妃、纯妃、嘉嫔 [1 ]。奉旨:“著鄂尔泰、张廷玉、三泰、徐本、任兰枝为正使,海望、索柱、岱奇、春山、吴家琪为副使,持节行礼 [2 ]。”十六日,吏部遵旨,议得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总理事务三年,应照雍正二年之例,各赏一骑都尉 [3 ]。蒙恩俞允。二十日廷玉具奏,臣长子张若霭已迭荷皇恩,身膺三等子世职,不敢再有加增,请将此恩赏骑都尉世职,给予次子张若澄承袭。蒙恩遣内侍垂问曰:“大学士鄂尔泰将所赏骑都尉并授为三等伯,何以大学士张廷玉不归并授为三等伯?”廷玉奏曰:“鄂尔泰原有世职是一等子,今将骑都归并应为三等伯。廷玉原有世职是三等子,今若将骑都尉归并,只应到一等子。”随奉旨:“大学士张廷玉在内廷宣力多年,辅弼赞襄,勤劳茂著。朕之视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一切恩眷,均属一体。今鄂尔泰因赏给骑都尉,已由一等子照例归并,授为三等伯,张廷玉亦着恩,由三等子从优授为三等伯,仍著伊子张若霭承袭。钦此。”廷玉闻命之下,感激惶悚,万不敢承,免冠叩首,恳辞者数次,不蒙恩允,兼传谕曰:“此事张廷玉应回避,着鄂尔泰缮写旨意颁发。”鄂大学士因奏曰:“张廷玉既授为三等伯,则服色官司衔应从伯爵。伊子原系子爵食俸,今奉旨承袭三等伯,当食伯爵俸禄。”奉旨:“知道了。”伏念廷玉受三朝圣主天高地厚之恩 [4 ],涓埃未报 [5 ]。今复逾格隆施,锡以封爵,身沐躬圭 [6 ]之宠,世邀极品之荣,人臣遭遇至此罕有伦比,悚?惶恐之心,实非笔墨所能宣写万一也。是年七月内,故乡信至,知东门外石桥告成,里人以廷玉独力建造,呼为良弼桥,盖取世宗宪皇帝赐额“调梅良弼”之义。玉深自抱愧,并始末详《良弼桥记》中。 [注释][1]贵妃……等:贵、娴、纯、嘉,都是对皇帝众妃的美称,兼区别不同等级。[2]持节行礼,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办事,必持皇帝符节为凭。此处指持盖有皇帝玉玺的文书,往皇后家行聘礼。[3]骑都尉:清代爵位名。公、侯、伯、子、男爵之下为轻车都尉,再下为骑都尉。[4]原木刻本“天高地厚”之漏“之恩”二字。[5]涓埃:涓,义为细流,埃,为微尘。合言之,即“丝毫”之意。[6]躬圭:古玉器,为伯爵所持。 附录:《良弼桥记》 秋七月,里门书来,知东门石桥于六月讫功,行旅往来称便,予心喜之。吾邑沿山溪为城,城之东门为七省孔道 [1 ],而大溪当其冲。旧有石桥,倾毁近百年矣。自康熙戊申,邑令胡公建木桥以利涉 [2 ],每山水大至,桥辄坏,凡樵、苏 [3 ]之出入城市,及驿使、宦游 [4 ]、商贾之有事于江、楚、闽、粤者,往往阻绝不得渡。予为诸生时,见而心伤之,蓄愿作石桥以利行人,顾工费浩繁,力有未逮,徒时时往来胸臆间。雍正十一年,蒙世宗宪皇帝念先太傅文端公旧学积勋 [5 ],命祀于京师之贤良祠,又赐祭于本籍,命廷玉归里躬襄 [6 ]祀典,复赐万金为祠祀费。恩隆礼重,无与为比。祀事即毕,尚余赐金之半,因念所以广君恩、惠行旅,而慰夙愿者,莫若东门之桥矣。乃嘱弟、侄、外甥辈经理其事,并择方外人之精修苦行,及仆之服勤向义 [7 ]者赞襄之。今阅来书,云从前之桥所以易毁者,由溪身悉淤沙积砾,橛 [8 ]下不得深,每雨猛蛟起,辄随波以逝。今则掘沙见土,深入地中丈许,悉以橛衔巨石奠其成,上建石矶 [9 ]六,矶垒石为层,铸铁轴以键 [10 ]上下石交处,又为铁铤 [11 ]以合之,并融树汁米沈[12 ],杂黄壤白垩 [13 ]以实其罅 [14 ],桥身长十五丈,广一丈五尺左右,周以石栏,东西建二亭,以憩民之避风雨施茗浆 [15 ]者。溪之两涯,垒巨石为岸,高一丈,西长十有六丈,东长八丈,用御水冲,兼以卫桥。经始于雍正乙卯(十三年)年正月,落成于乾隆丁己(二年)年六月,为期三年,为费六千三百。里人乐之,名桥曰:“良弼”,盖取世宗宪皇帝赐书“调梅良弼”之额,以为予功。予念非圣主恩赐之便蕃,则费无所资。非先太傅之崇祀 [16 ],则予无由经始。非亲族子弟暨在工之人,同心其力,则桥未易成,即成亦未必其坚致[17 ]若此。今既讫功,而独归美于予,予实赧 [18 ]焉。因记一时之好善乐施,鸠工庀材 [19 ]之人,以见兹桥之成,非予一人力也。其相度形势,筹画机宜,总司工费者,则吾弟廷?,吾侄若潭、若 、若泌、若霍、侄孙曾启,外甥姚孔  也。指示匠作,劝课 [20 ]工程,三年如一日者,则僧han山、秀峰也。不避寒暑,奔走督察,俾各工踊跃趋事 [21 ],克期告竣者,则吴兴老仆詹大、吾家世仆方大之力居多。既成而吾侄若震又立四石柱于上流,以杀水势。吾姊姚太恭人及吾侄妇姚恭人共捐千金,沿溪筑堤,以卫居民,是又好行其德,而为兹桥计久远之美意也。爰详为之书。 [注释][1]七省孔道:泛指桐城以北的直、鲁、豫;桐城以南的赣、鄂、闽、粤等七省大道。[2]利涉:便利过河。[3]樵苏:砍柴为樵,刈草为苏。[4]驿使、宦游:驿使指传递公文的使者。宦游指公出的官吏。[5]旧学积勋:指张英昔日曾教过先皇帝读书之功。[6]躬襄祀典:指张廷玉曾亲自回桐城参加乃父文端公贤良祠建成的谕祭大典。[7]服勤向义:服侍勤劳与向往义举。[8]橛:椿柱。[9]石矶:用巨石砌成的桥墩。[10]铸铁轴以键:将铁溶汁浇灌其交接处。[11]铁铤:将铁熔铸成固定形式。[12]米沈:稠厚的米汁。[13]白垩:石灰。[14]实其罅:填补其缝隙。[17]坚致:坚固周密。[18]赧:惭愧。[19]鸠工庀材:集合众工与备齐材料。[20]劝课:鼓励与督促。[21]趋事:办事。 乾隆三年戊午    六十七岁 是岁正月十六日赐大学士、尚书、侍郎、京卿 [1 ]及开坊 [2 ]以上并内廷翰林 [3 ]等,宴于圆明园。各赐圣祖仁皇帝《御批通鉴》一部,蟒缎一端,貂皮二张。廷玉、廷?、若霭与 [4 ]焉。二十八日奉上喻:“朕此次恭谒泰陵,着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在京总理诸务。” 三月十二日,次子若澄毕姻,请假三日以成吉礼。是月京察届期,廷玉遵例自陈,恳赐罢斥。阁臣拟票进呈,御笔更改发出。奉旨:“卿诚恪和平,公忠敏练,简任机务,兼总铨曹 [5 ],正资倚任。着照旧供职。” 京师夏月,雨泽愆期 [6 ],奉命同大学士鄂尔泰、尚书讷亲,海望及刑部堂官清理刑狱 [7 ]。 六月初五日,甘霖普降。次日特召大学士及内廷翰林入圆明园泛舟游览,廷玉与长子若霭与焉。至蓬莱舟小憩,赐茶果,御制七律一章,亲洒宸翰,顷刻而成,命诸臣面赋 [8 ],以志一时胜赏 [9 ]。廷玉献七言截句 [10 ]四首。上嘉奖曰:“到底是老手。”若霭献七言律二首,亦称旨 [11 ]。越日,上以御书勒石 [12 ],令学士梁诗正?诸臣诗,附镌 [13 ]于后,汇为一册,诚艺林未有之盛事。而廷玉父子同被殊恩,其荣幸更何如乎!石刻既成,蒙赐一帙 [14 ],世世子孙当永宝之。 [注释][1]京卿:清代对中央某些高级官员的泛称。[2]开坊:指由翰林院七品编修、检讨升詹事府左右春坊庶子(正六品)。乃清代文学之臣的升转之阶。[3]内廷翰林:指在内廷任职的翰林出身的一切官员。[4]与:在被赐之列。[5]铨曹:任吏部尚书,主管官吏的铨选。[6]愆期:失时。[7]清理刑狱:指对判刑不当的改判。如减刑或无罪释放等。[8]面赋:当面赋诗。[9]胜赏:畅快的观赏。[10]截句:即绝句。[11]称旨:得到皇帝的认可。[12]勒石:刻于石上。[13]镌:雕刻。[14]一帙:一册。 八月初三日奉上谕:“朕此次恭谒泰陵,著平郡王、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在京总理诸务。” 十月二十日,先贤有子升配十一哲 [1 ],廷玉奉命祭告先师孔子。是月二十九日,具奏恳辞兼摄吏部事,蒙恩召见,慰留不允。其奏曰:“谨奏为敷陈下情,仰冀圣慈垂鉴事。臣蒙圣祖仁皇帝、世宗宪皇帝暨我皇上天高地厚之恩,至优至渥,求之史册,罕有比伦,纵殚竭驽骀 [2 ],未能仰酬万一,何敢畏难耽逸 [3 ],自蹈推诿之愆 [4 ]。惟是量力扪心,实有万不容已 [5 ]之下情,不得不上陈于君父之前者。雍正六年冬月,因吏部满汉尚书俱无在任之人,蒙世宗皇帝命臣兼行署理,比时原有暂署二、三年之旨。嗣后臣屡次恳辞,仍以堂官缺员,未蒙谕允。且谕:‘若有差误,宽免处分。’恩旨缠绵,非臣下所能承受。臣每一跪诵,涕零如雨。我皇上新政之初,臣不敢遽以私情固请,上年冬月,始敢沥抒悃忱 [6 ],乃蒙温谕慰留。臣恭聆之下,惭感无地。伏念臣自兼管吏部以来,已十有一年,从来大臣兼摄别部,未有如臣之久者。今犬马之齿六十有七,自觉精神思虑,迥不如前,事多遗忘,食渐减少。夫以望七之衰年,而兼繁剧之钜任,又不能时常入署检阅嵇查,窃恐错误担延,在所不免。在臣身固无所惜,而公事所系匪轻,言念及此,汗流浃背。现今满汉尚书俱备,正愚臣可以言情之时,倘蒙皇上圣慈俯垂鉴照,保全其末路 [7 ],矜惜其衰颜,载降纶音,解退部务,即减一兼官,即减一分责任,少一旷误之件,即轻一分惭惶恐惧之心。不但臣力宽徐,无忧竭蹶[8 ],而于本职应办之事,更得专心致力,不至有顾此遗彼之虑。顶戴圣主始终覆帱 [9 ]之仁恩,永永无极矣。为此俱奏请旨。” 十二月,六弟廷?奉命前往奉天,督修福陵工程 [10 ]。 [注释][1]十一哲:孔庙中原有颜渊、子游等十弟子配享(列侍于侧),被称为十哲。现加一“有子”,称十一哲。[2]驽骀:即劣马,以上自谦为庸才。[3]耽逸:沉缅于安逸。[4]自蹈推诿之愆:自己干犯推诿的过失。[5]万不容已:种种不适宜于自己。[6]沥抒悃忱:竭诚陈述忠诚之心。[7]末路:即晚年。[8]竭蹶:穷乏。[9]覆帱:即覆被。谓加恩与施惠。[10]福陵:清太祖努尔哈赤之陵墓。 乾隆四年己年    六十八岁 是岁正月初二日召集王公、卿、尹 [1 ]、翰詹 [2 ]、台省 [3 ]官于乾清宫,赋柏梁体诗 [4 ]。用一先韵。上首倡“洪钧 [5 ]气转叶 [6 ]韶年 [7 ]”。廷玉分得“宣”字,恭献“身依丹陛 [8 ]皇仁宣”之句。若霭分得“畋”字,恭献“石渠 [9 ]图史供搜畋 [10 ]”之句。上又御制七言律诗一首示群臣,廷玉敬步元韵 [11 ]进呈。十五日三弟廷璐江苏学处政报满回京,蒙恩召见。是月,廷玉蒙恩赐宴二次。 二月初十日,若霭奉特旨升授侍读学士 [12 ]。三月,闻故乡米价昂贵,穷民乏食。寄信回南,将庄租减价平粜[13 ],以济里人。 四月二十一日,奉旨新科进士着庄亲王、和亲王、平郡王、张廷玉、讷亲、尹继善,照上科例,分别拣选具奏。 五月二十八日,内阁奉上谕:“朕御极以来,内外大臣中数人,实能体朕敬天勤民之心,辅弼襄赞,抒诚宣力,有功于社稷,有益于苍生,劳绩茂昭,宜加优奖。大学士、伯鄂尔泰、张廷玉,大学士福敏,俱着加太保。大学士徐本、查郎阿、吏部尚书公讷亲,俱着加太子太保。吏部尚书甘汝耒、户部尚书海望、兵部尚书鄂喜、刑部尚书尹继善、尚书衔徐元梦,直柰隶总督孙嘉淦、云南总督公庆,复俱着加太子少保。”廷玉等具奏恳辞再四,不蒙俞允。 六月二十四日,因《八旗志书》 [14 ]纂修告成,蒙恩议叙加二级。 八月二十日,内阁以纂修《明史纲目》,奏请派员。奉旨:“著鄂尔泰、张廷玉为总载官。赵国麟、陈德华、尹继善、杨起曾为副总载官。” 九月初九日,奉上谕:“朕路次 [15 ]奉皇太后谒陵,着怡亲王、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在京总理诸务。” 十月二十八日,奉上谕:“朕驻跸南苑 [16 ],部院八旗等衙门,著照圆明园之例,轮班奏事。天气寒冷,吏、兵二部轮班之日,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不必前往。” 十一月皇上大阅 [17 ]回銮,赐廷玉内厩良马一匹。 十二月,廷玉率翰詹诸臣恭进《南苑大阅诗册》。 [注释] [1]卿、尹:京官中之高级官吏。[2]翰詹:翰林院与詹事府诸文学之臣。[3]台省官:中央各机关长官。[4]柏梁体诗:七言古诗的一种,人各一句,每句用韵。[5]洪钧:即“天”。[6]叶:保佑。[7]韶年:三年。[8]丹陛:本指宫殿台阶,借指朝廷。[9]石渠:即石渠阁,为藏书之所。[10]搜畋:本义为狩猎,借指搜罗。[11]元:首位。元韵:指皇上所押之韵。[12]侍读学士:从四品官,仍属于翰林院的文学之臣。[13]平粜:将田庄租米平价出售。[14]八旗志书:记载满清八旗的典章、爵秩、人物、艺文等,于雍正五年开编,乾隆四年完成。[15]路次:行路途中。[16]南苑:在北京永定门外二里。[17]大阅:大规模地检阅军队。 乾隆五年庚申 六十九岁 是岁正月,蒙恩赐宴二次。二月间故乡信来,知岁欠 [1 ]米贵,贫民乏食,绅士有散赈之举。予驰信回里,捐仓谷一千石,并嘱弟、侄辈实心举行,成此善举。闰六月初一日,若霭等生母诰封一品夫人吴氏病故,享年五十有八。持家四十二年,养子女俱各成立,迭受荣封。贤淑之声,内外无间 [2 ]。一旦溘逝,悲怆不胜。予请假十五日在寓治丧。仰荷天恩,念玉年老忽遭此戚 [3 ],特遣侍卫五十七到寓宣旨慰问。王公大人及合京僚友俱往吊奠。七(原书误为九)月二十四日,若霭扶榇从陆路回里,拟浮厝 [4 ]于北郊之古圹。启行之日,送者塞途,益增哀感。 九月(原书误为七)初四日恩赐御制诗一首。诗曰:“喉舌专司历有年,两朝望重志逾坚。魏公 [5 ]令德光闾里,山甫 [6 ]柔嘉耀简编。调鼎 [7 ]念常周庶务,劳谦事每效前贤。古今政绩如悬鉴[8 ],时为苍生启惠鲜 [9 ]”御笔亲书大幅,首行书“赐大学士张廷玉。”末书“御笔”二字。廷玉敬承之下,恐惧悚惶,??无地 [10 ]。次日入见,面陈谢悃 [11 ]。上谕曰:“朕诗字字皆卿实迹,但恐嘉奖未尽耳。”廷玉免冠叩首谢曰:“天章 [12 ]褒奖逾量,臣实愧不敢当也。”九月二十四日上谕“朕此次恭谒泰陵行礼,著怡亲王,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在京总理诸务。” 十月(原书误为十一月)江苏学政缺员,上以三弟廷璐曾经三任,历九年之久,无忝厥职 [13 ],仍欲用之。玉以廷璐现在患病辞。上曰:“张廷?可用也。”玉再辞。上曰:“廷?为人谨饬,兼能阅文,必称任使。” 十一月若霭信来,知扶母榇于十月二十日抵里。 十二月长婿姚孔?以母年八十有四,告假终养 [14 ]。予与满大学士管掌院福公具奏,蒙恩俞允。 [注释][1]岁欠:年成不好。[2]无间:一致。[3]戚:痛苦。[4]浮厝:将棺材不下土,俟以后择得佳地,始正式安葬。[5]魏公:即汉宣帝丞相魏相,总领众职,为帝所重。[6]山甫:即仲山甫。周宣王时的贤臣,后因以作为贤臣的代称。[7]调鼎:本指烹调食物,后喻宰相治国有方。[8]悬鉴:即挂在墙上之镜,大家看得分明。[9]惠鲜:即惠赐。本《书经》“惠鲜鳏寡”。[10]??无地:局促不安。无地可容,形容羞愧至极。[11]悃:诚心。[12]天章:指皇帝所书写的诗文。[13]天忝厥职:不负其所任职。[14]姚孔?时任翰林院侍读(从五品)。终养:指回原籍奉养老母,直至老母终其天年。
(责任编辑:一苇过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