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桐城 > 综合资讯 > 社会 >

都贻超:脱贫路上的硬汉子

2019-08-01 作者:苏斌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脱贫 政策
导读:图为下田劳作的都贻超。 你们好,今天又过来了!老都正端着碗坐在门前吃早饭,看到了二位村干部来家,他笑着站起来打了招呼。 老都呀,家里的那批生猪快出栏了吧。已经出栏了


图为下田劳作的都贻超。

 
  “你们好,今天又过来了!”老都正端着碗坐在门前吃早饭,看到了二位村干部来家,他笑着站起来打了招呼。

  “老都呀,家里的那批生猪快出栏了吧。”“已经出栏了。”“养猪要时刻做好防疫。孩子最近好些了吗?”听到这,老都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有了愁云。“孩子还是那样,一直在做理疗。”老都应道。

  老都名叫都贻超,大关镇甑山村周墩组人,是位退伍回乡老兵,也是中共党员。其妻体弱多病,其子2010年10月的一天自驾三轮车侧翻,致头部重伤,送医救治后,虽保住了性命,但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为儿子治病,家中花光了所有积蓄,还欠了外债。这场意外,使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变得家徒四壁。

  为了生活,老都咬紧牙关,挑起行囊,带着孩子远离故乡去武汉打工。他每天起早摸黑打工挣钱,等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破旧的租住房,还要给儿子喂吃喂喝、擦洗身子。打工的日子异常艰苦,老都的内心始终没有向困难低头,但现实却又让他很无奈。

  2014年5月,都贻超申请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甑山村两委仔细研究分析他家面临的实际情况,多次打电话向他宣传国家的扶贫政策,鼓励他回乡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最终,在外漂泊了三年的老都,带着重病的儿子回到了家乡。

  在镇村干部和帮扶人的尽力帮扶下,都贻超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人穷志不穷的可贵精神,建起鸡棚、猪舍,养殖鸡鸭鹅家禽和生猪,种植水稻、玉米,家庭收入得已大幅度增加。2016年底,他家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人均收入大大超过了脱贫线,都贻超户脱贫了。

  迈过堵了他近七年的贫困门槛,老都没有因此停下脚步。他坚信:有党的好政策,脱贫不是终点,富裕才是目标。在党的政策指引下,老都不断做大种、养殖业。2018年,都贻超养殖生猪20余头、家禽40余只,年收入1.2万元;种植水稻、玉米、油菜,收入0.2万元,社保兜底最低生活保障收入1万元,合计年收入2.4万元,人均收入达8000元。

  “老都啊,我看你的猪舍又扩建了,你一定是想要大干一场。有什么难处就告诉我们,我们一定尽力帮助你!”听了王书记的话,老都又笑了。自信满满的他底气更足:有国家的好政策,加上自己勤劳努力,未来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红火。
(责任编辑:云晓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