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桐城 > 桐城新闻 > 三农 >

讲述:“张安国与桐城双季稻(上)

2015-05-15 来源:未知 作者:桐网编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桐城 张安国 双季稻
导读:江鲲池讲述那难忘的岁月 张安国在桐城解放初期 我曾长期在桐城县委机关工作,与张安国经常接触。现据我亲历、亲见、亲闻,实事求是地讲述张安国率先推广双季稻和1958年以后的岁


江鲲池讲述那难忘的岁月



 
张安国在桐城解放初期

  我曾长期在桐城县委机关工作,与张安国经常接触。现据我亲历、亲见、亲闻,实事求是地讲述张安国率先推广双季稻和1958年以后的岁月里的工作和思想情况,以便人们能对他有个客观、公正的认识——

  张安国同志从1954年担任中共桐城县委书记开始,就主持试种双季稻,1955年扩大试种,1956年在全县大面积推广。这期间,他做了许许多多艰苦细致的工作,呕心沥血,艰苦奋斗,到1957年,桐城县的双季稻终于获得了全面大丰收,占当年全县粮食总产量的52.9%,成为安徽省农业生产改革的排头兵。

  张安国登台发言 毛泽东带头鼓掌

  1958年5月5日至23日,张安国作为列席代表,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并在大会上作了关于大面积改种双季稻获得成功的发言。据我所知,他的发言稿是在县委常委会议上讨论通过的,后交给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亲自审阅,再请省委书记处书记张恺帆修改。到北京后,又由胡乔木再行修改。

  张安国于5月15日下午3时登上主席台,作了20分钟的发言。此时,毛泽东就坐在他的身后。发言结束,毛泽东带头鼓了掌。张安国也以鼓掌表示对全体代表的谢意。他走下主席台之前,还转身向毛主席问好,祝毛主席身体健康!这位伟人伸出巨大的温暖的手,张安国立即双手紧紧地握住,激动的热泪直流。

  这次大会,在列席代表中,只有两个县的县委书记,一个是湖北麻城,一个是安徽桐城。毫无疑问,张安国参加这次大会和在大会上发言,毛主席带头鼓掌,应视为党中央、毛主席和安徽省委对桐城县成功地推广双季稻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张安国在农业生产领域中所做的工作的赞许。

  为双季稻丰产尽智尽力

  张安国千辛万苦为种植推广双季稻创造条件。首先是治水。从1955年冬开始,他和分管水利的县委常委、副县长孙芳华等县委领导人一起,顶风冒雪,指挥、战斗在大沙河工地上。此后几年,坚持“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观点,率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大治其水。到1958年,共整修了63里长的大沙河,将沿河108个小圩联成一个大圩,北河道由20米拓宽为80米。与此同时,拓宽了孔城河、龙眠河、掛车河三条大河长达50公里的下游河道,建造了牯牛背、境主庙两座中型水库和55座小型水库,蓄水量达到1.48亿立方,兴建1144.42华里干支渠道和23247口当家塘相连,以“水库为骨干、塘坝为基础、渠道为网络”的灌溉体系初步形成,使全县有效灌溉面积增加到53万亩,旱涝保收农田上升到37.47万亩,为扩大种植双季稻创造了先决条件,为农业的稳产高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为夺取1958年早稻大丰收,张安国于1957年隆冬,就去罗岭乡公元合作社搞调查,亲自总结了该社3×6寸合理密植的经验,后采取各种办法,说服教育广大农民采用这种确能增产的栽培措施。3×6寸密植比6×6寸密植的老办法需要更多的肥料,他认真总结了群众积肥造肥的“十字经”——烧(烧包子),挖(挖塘泥、湖泥),换(换壁土、锅台土),沤(建田头沤肥窖),砍(砍青槎),堆(高温堆肥),拾(拾野粪),种(种红花草),造(造土化肥),养(养猪养牛)和稻草还田。在推广“十字经”过程中,有些地方也确实过头,有不少社员房屋的墙壁被拆了。

  由于基肥大大增加,全县早稻栽下秧后,长势很好。可是到了抽穗时,天旱了,早稻长生遭到了严重的威胁。于是县委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抗旱斗争。那时,离县城不远的南演乡、南口乡和高桥乡,不少长势很好的早稻,因无水灌溉已呈现枯萎之态。张安国等县委领导人,带领县水利局技术员疏明,花了3天时间察看地形,最后与区乡社干部一起,作出一个决策:一方面发动县直机关干部和城关居民,在紧靠县城的龙眠河里掏河渗;一方面发动三个乡的社员日夜苦战,在一个挡住了水路的名叫乌石岗的山岗上,硬劈出一条水渠,用几百部水车(那时还没有抽水机)一节节地把大河里淘出的渗水盘进新劈出的渠道,放到三个乡的早稻田里。当时在桐城采访的《安徽日报》摄影记者吴瑛,拍下了一张题为《夜战乌石岗》的新闻照片,登在《安徽日报》上,并附相当详细的文字说明,有张安国亲自带头大干之细节。

  那时张安国不顾炎天酷暑,戴着草帽,骑着自行车,日夜奔波在各个抗旱保苗的田间、工地,有时几天几夜不合眼。回到县委机关时,常常是满眼红丝。回县城他根本不回家,有时小孩到办公室来喊一声爸爸,他似乎没有听到。即便听到了,也是把手一甩:“去、去、去……”只顾忙工作。

  对浮夸放“卫星”心中有数

  由于张安国带头,全县干部群众日夜奋战,这年全县早稻获得大丰收。省里所有新闻单位都派记者来采访。报纸、电台几乎天天都有桐城消息。早稻开镰收割之始,全县各地报的产量并不高,县委直接抓的点:石河乡石河合作社红旗生产队,亩产也只报了710斤;高产的圩区白果乡双圩合作社八一生产队,只报810斤。不久,舒城县千人桥合作社放了亩产万斤的“卫星”,桐城有的基层干部沉不住气,跃跃欲试了。

  7月25日,上海市各界赴皖农业参观团,以著名植物生理学家殷宏章教授为团长的一行30多人来桐城参观。参观团先到石河乡翻身合作社,后由张安国安排到罗岭乡公元合作社,嘱我陪同前往,并叮咛我多听这些科学家的反映。

  我们到了公元社,省委农工部部长张世荣和农业厅厅长陈振亚已先行到了这里。接踵而至的是中央文化部副部长钱俊瑞带领的华东6省市的文化局局长。殷教授提出要监收监打一块田,参观团的同志也参加了割稻。收打的结果是,亩产只有700多斤的,社长汪炳发呆了,他是因为没有搞到亩产800斤而自愧。在返回途中经枞阳时,枞阳街上在卖《安徽日报》号外,登的是桐城县金神乡寿元合作社红旗生产队队长李恒山的一块0.55亩早稻试验田,亩产11105斤。

  回县城后,我把上述情况向张安国报告。当时安庆地委第一书记许少林也在场。我说:“公元社稻子长得那么好,亩产只有700多斤,寿元社却放了亩产万斤‘卫星’。”张安国沉思良久,突然冒出一句话:“今年早稻空前大丰收是事实,亩产万斤的卫星天晓得。”许少林问我:“殷教授对公元有什么表示?”我说:“殷教授认为公元一季早稻搞了亩产700多斤,很了不起。”许少林说:“人家到底是科学家啊!”坐在一旁的县委第二书记曹洪章说:“700斤都可能有点吹。”许、张二人听后颔首。张安国天天在乡下跑,一头扎在稻田里,究竟收多少,心里有数的。

  由于全国高指标、浮夸风、高征购和人民公社吃饭不要钱带来的浪费,以及1958年大办钢铁造成的成熟的庄稼无人收割等原因,到1958年冬,我县许多地方开始闹粮荒了,特别是这年12月的一天夜里,粮食高产闻名全省的徐河公社竟然发生了十几个社员结伙到一河之隔的怀宁县金拱公社粮站哄抢粮食事件。然而这并未引起省委领导的警觉,相反,却派了100多人的工作组到桐城开展反瞒产斗争,写了一份《关于桐城县闹粮荒问题的真相的报告》,认为桐城闹粮荒实质上是否定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张安国因此受到省委的严厉批评。

  发现和推广“万年窖”

  田头沤肥窖,在桐城叫“万年窖”。它是桐城农民在推广双季稻并夺取高产过程中创造的积造有机肥料的一个很好的经验。这个经验的总结和推广者,是张安国。

  1959年,桐城和安徽各地一样,遭受百日大旱,全县30多万亩午季作物,严重缺水缺肥,县委计划第二年55万亩春播作物,其中早稻33万亩,也需要更多的肥料。这时,张安国想,按常规积肥行吗?不行,季节逼人紧,时间不等人。缩小任务行吗?更不行,这年春天,已经有不少地方缺粮,甚至有饿死人的了,要解决问题,只有发展生产,因为国家已无力支援桐城这个双季稻的故乡了。怎么办?到群众中去。这年“双抢”时,他在罗岭公社公元大队召开全县公社党委书记现场会。会后,叫我一个人留下来,总结一下公元大队解决晚稻及秋种作物肥料的经验。我在当地召开老农座谈会时,有一位老农建议说:“我们家家都在屋边阴沟宕沤肥,要是把这个办法搬到每块田头上,挖窖宕,再砍青槎、捞湖草、铲草皮,放进窖里,加上人畜粪在一起沤,可以解决肥料问题。”大队党支部书记汪炳发是个说干就干的人,便先在一个生产队试验。当时正是三伏天,田头窖里的各种农家肥沤在一起,很快“熟”了,解决了双季晚稻基肥和追肥问题。我在调查报告中用群众的语言写了这样几句话:“万年窖,是个宝,花力小,肥效高,防病虫,除杂草,肥源多,提工效,用途广(将来还可以搞沼气),办法好,山、丘、圩、畈都能搞。”

  张安国看了调查材料后,找我详细谈了。他十分兴奋地站起来说:“是宝就要抓,天大的困难也要战胜!”他自己骑自行车又到了公元,亲自召开社员座谈会听取群众的意见,回来后召开县委常委会议,集体作出决定:“大战半个月,实现肥窖化。”为了抓好双季稻,常委会议一结束,张安国便和县委办公室主任胡雄飞一起,到了翻身大队,向干部群众讲了公元大队的经验。次日,亲自抡起大锹,和社员们一道挖起田头窖。接着,用各种肥源填满了窖子,当地群众都认为这个办法好。当天晚上,他召开了广播大会,向全县54万人民发出号召。次日,县委机关报《桐城报》全文刊登了张安国的广播讲话。全县各区、社、大队,生产队的干部立即行动起来,一个规模巨大的肥窖化群众运动便开始了。

  “向大山进军,向湖底进军,青槎砍下山,湖泥挖上埂,水草拉上岸,垃圾扫出屋,把一切原料搞到手。”张安国又作出指示。书记们上阵了,干部的队伍过来了,全县担任挖窖的3万劳动者,挥舞着铁臂,随着铁锄、铁锹、木夯、石夯的起落,随着粗犷、豪迈的劳动号子声,肥窖一个个建成了。

  全民性的劳动竞赛运动开展后5天,南演公社就实现了肥窖化。张安国及时组织现场会议,公社党委书记华其林作了介绍。此举引起安庆地委的高度重视,地委第一书记许少林带领全地区12位县委书记来到了南演。现场会议启发了个个晒得黝黑的年轻的公社书记们,会后十天,全县建起了14500个大型田头窖。

  张安国带领群众,苦战半个月,设想的计划完成了。全县每24亩水田就有一个大的沤肥窖了。边建窖、边沤窖,又过了半个月,35万亩午季作物,每亩基本上吃饱了水粪——沤肥。往后几个月,沤制了8000多万担优质的有机肥。

  我十分兴奋地写了一篇稿子,刊登于《安徽日报》上。《人民日报》编辑看到这消息后,给张安国来了一封信,约请他就沤肥窖一事写一篇文章。张安国嘱我代笔。文章写成后,他字斟句酌地修改,发往《人民日报》。这篇题为《万年窖是聚宝盆》的文章刊登于1960年2月20日《人民日报》副刊《党委书记手记》专栏。

  田头窖在桐城搞了很长时间,一直搞到90年代初,先后共30多年。 (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云晓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