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桐城网 > 桐城新闻 > 部门 >

安师大赴桐城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踏乡寻歌”实地调查正在进行

2017-07-04 来源:安师大 作者(采编):王思嘉 吴琼玲 王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踏乡寻歌
导读:6月29日,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赴桐城踏乡寻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兵分两路,一路深入大街小巷,走访群众,了解现下桐城歌的传唱范围...
       矢志不渝承古调,赤心不忘故园曲。基于前期充分的资料准备,为实地考察桐城歌现状,6月29日,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赴桐城踏乡寻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兵分两路,一路深入大街小巷,走访群众,了解现下桐城歌的传唱范围;一路探访文庙与文化馆,搜罗文献,联系桐城歌传承人。文化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郭骊和主任周芳接受了队员们的采访并为团队后续工作给予大量的帮助。
 
追根溯源,寻觅桐城歌踪迹

       由于黄梅戏在桐城传唱度较广,且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籍贯为桐城。29日早晨七点,实践队员们踏入位于桐城市市府广场的文庙,来到了文庙分馆之一严凤英艺术生涯陈列馆,试图从黄梅戏中寻找到有关桐城歌的痕迹。
队员们在馆藏资料中发现著名黄梅戏唱段《苦媳妇自叹》《孟姜女送寒衣》中,其遣词造句与桐城歌几乎相同。

      提到桐城歌与黄梅戏的关系,文庙解说员介绍到,桐城歌兴起于明嘉靖年间,是融词、曲、表演为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艺术,而黄梅戏作为一个年轻的剧种,桐城歌自然成为其学习借鉴的首选。“如果把黄梅戏比作从乡野走来的清纯女子,我们便可以从她的DNA中检测出属于桐城歌的染色体。”也就是说桐城歌是黄梅戏的起源。

      追根溯源,寻觅踪迹。通过对文庙的参观,队员们了解了黄梅戏历史和魅力,从黄梅戏中找出桐城歌的踪迹
街头采访,了解桐城歌现状

       “不知道!”“不清楚。”“不了解!”这是街采小分队的队员们穿越大街小巷,对桐城市民随机街采时得到的大多数的回答。

       一路走来,队员们发现了解桐城歌的人寥寥无几,尤其是年轻人,对于桐城歌几近陌生。这些都让队员们更加意识到桐城歌所面临的危机。

       功夫不负有心人,桐城市文化馆戏迷中心的老人们热心地向队员们推荐了一位会唱桐城歌的余奶奶,余奶奶当即就为队员们清唱了几句桐城歌,并热情邀请队员们去她家中听她完整演绎桐城歌。

      余奶奶拿出厚厚的两本歌词兴致满满地演唱了来自桐城籍歌手斯兰的歌曲《桐城美》《一曲桐城歌》《六尺巷》,奶奶虽然年事已高但声音依旧高亢亮丽。

      余奶奶向队员们表示,每周一三五她都会去文化馆二楼学习桐城歌,家中儿女也十分支持她,孙子们也会偶尔跟着余奶奶哼唱几句桐城歌。这不仅丰富了余奶奶的晚年生活,也为弘扬继承桐城歌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唱桐城歌让我老有所乐,更是老有所为。”

      但队员们发现余奶奶演唱的桐城歌其实是流行唱法,与传统的五言桐城歌有所区别,属于延伸出来的新桐城歌。虽然形式不同但也是对传统桐城歌的另一种继承。

      余奶奶演唱的歌曲虽是流行唱法,与传统的五言桐城歌有所区别,属于新桐城歌。虽然形式有所差别但这也是对传统桐城歌的另一种继承和发展

传承展望,积极推广桐城歌

       为深入了解桐城歌传承现状,下午,实践队员们来到桐城文化馆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文化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郭骊和主任周芳进行了采访。

      据了解,桐城歌的传承主要依靠鼓励和支持传承人对接班人的培养及对桐城歌的搜集与推广。一方面建立桐城歌传承示范区,实地调研采风;另一方面在小学开展桐城歌传唱活动,推广桐城歌进校园。再来,组织桐城歌公益性专场演出,推动桐城歌走向全国。

       在谈话中副馆长也表示“虽然桐城歌的传承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桐城歌的式微也是不争的事实,传承存在着一定的压力。”“一是通俗歌曲对传统艺术空间的挤压;二是地方主流戏剧对桐城歌有一定影响;三是原生态的桐城歌流行范围小、受众少。”对此,队长高敏表示要积极推动桐城歌安师大实践基地的建设,与桐城文化馆进行密切合作,推动建立第一支桐城歌非遗传承队伍,促进高校学子传承桐城歌的队伍化,常态化

 
       安师大赴桐城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踏乡寻歌”实地调查正在进行,经文化馆工作人员介绍,队员们联系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查月华和吴云芳,与桐城师范高等专科院校的专门研究桐城歌的黄莉老师。团队接下来的工作主要是寻访以上三位并拍摄纪录片。

      实践队员们四处走访遍城寻歌,是为了让那生长在田野里的歌声不被钢筋、混凝土覆盖,不因时代的变迁而尘封

(责任编辑:云晓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