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桐城网 > 桐城新闻 > 部门 >

桐城市公管局学习合肥先进经验 努力提升服务和管理水平

2017-02-13 来源:市公管局 作者(采编):苏保国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导读:桐城市公共资源交易将以合肥模式为方向,以保障城市建设、规范建设市场、建设诚信社会作为工作重点,进一步深化巩固全流程电子化交易、标准化服务,积极拓展交易范围,打造规

        日前,桐城市公管局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赴合肥市公管局学习考察。此次赴合肥开展的学习考察活动,组织有序、安排紧凑,学习内容丰富多样,让我们开阔了眼界,收获了知识,增进了友谊,为我们下一步开展工作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2016年全年安徽合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完成各类项目9180个,成交金额2562亿元,较2015年增长1349亿元,节约和增值资金1358亿元。其中:完成省级项目2191个,成交金额435亿元,同比增长365亿元,增幅524%;土地市场交易延续爆发式增长格局,全年成交177宗,成交金额1154亿元,同比增长654亿元,增值率达211%;市本级建设工程项目成交693亿元,同比增长335亿元,轨道交通2、3号线建设、引江济淮工程、合安铁路等重大项目顺利完成交易。

        在2016(第三届)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年会上,合肥市公管局、合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分别荣获“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十佳监管机构”、“全国十佳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荣誉称号。该局的先进经验给我市公共资源交易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一、公共资源交易合肥模式的亮点

        (一)突出创新,高起点构建系统规则

        考察中我们发现,近年来,合肥市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开展了积极有效的改革和探索,合肥公共资源交易工作以“公开、公平、公正”为宗旨,以“高点定位、系统发展”为目标,以“制度、规则、规范、科技、监管”的“五大体系”建设构建形成了公共资源交易事业发展的“制高点”。

        一是构建制度体系建设“制高点”。2013年5月1日,全国首部公共资源交易地方性立法——《合肥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条例》正式颁布出台。合肥公共资源交易以“全国首部地方性立法”为核心,以“市级政策+部门文件+内部规章”为配套,以“知识问答+手册读本”为载体,构建了较为完备的公共资源交易的制度体系。通过地方立法,明确了合肥市公共资源交易“四个统一”的管理体系、刚性的业务程序和交易规则。

        二是构建交易规则体系建设“制高点”。合肥公共资源交易拓宽定点库使用、创新完善评标方式、优化评标办法,建立统一完善的省市县三级一体化交易规则体系。以“资源共享、平台共建、服务共管、效益共赢”的原则,探索建立信息发布、咨询服务、评标专家库、信用评价、投诉受理、监督管理等“六统一”的规则运行机制,推进了省市县三级一体平台联建机制建设。

        三是构建标准化体系建设“制高点”。合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系统总结招投标改革以来的实践经验,探索建立了“项目操作、运行模式、服务规范、质量评价、考核监督、电子政务、形象标识、日常管理”等八个方面的标准化体系。国家标准化委员会负责人指出,合肥的标准化建设为国内公共资源交易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

        四是构建信息化体系应用“制高点”。合肥公共资源交易以信息科技的系统应用强力支撑事业发展。积极推进信息交易系统改造升级,加大以大数据和桌面云支撑的信息化系统应用,使信息化水平居于全国同行业领先水平,有效支撑了网上全流程招投标、远程异地评标、产权交易电子竞价等“互联网+”交易功能。

        五是构建监督体系建设“制高点”。合肥市公共资源交易构建了“标前+标中+标后”全程化和“体内+体外+社会”立体式的监管体系,建立了从项目立项到实施乃至验收全过程严格管理的工作模式,各阶段均有明确的责任主体,又形成了成果衔接、相互配合的工作机制。

        (二)强化监管,全方位打造阳光市场

        公共资源交易是社会关注度极高的领域,公共资源交易改革的关键就是能否实现有效的监督管理。合肥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依法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有力地维护了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公信力,让公共资源交易在阳光下进行。

        一是建立了重大问题处罚集体决策制度。为统一监管标准,保障项目交易服务,合肥市在市场主体行为监管、不良行为曝光、项目履约等方面不断健全规章制度。建立了重大问题处罚集体决策制度,定期召开决策专题会议,2016年经“集中会审”处理的涉及违法违规问题的案件,无一例被行政复议和引起行政诉讼;举行了行政处罚案件群众公议活动,将执法中的部分案件让群众公议员来“把关”,有效规范执法机关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确保权力行使阳光透明、廉洁。

        二是建立“立体化”监管模式。合肥公管局建立了“标前+标中+标后”全程化和“体内+体外+社会”立体式的监管体系。实施全面的业绩公示制度,对入库会员企业、项目经理,招标代理机构和从业人员业绩实行网上公示,并将结果纳入诚信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公共资源市场秩序。此外,建立省内十六地市、南方十城市、西北五省市等区域合作组织的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公共资源交易诚信体系建设在区域间的合作和联建力度,推动建立“一地受罚,处处受制”的失信惩戒机制。

        三是构建 “科技+制度”监管方式。合肥市公管局推行电子化招投标,实行网上报名和招标资料下载;以网上交易、电子竞价、智能评标等信息化技术应用,实现内部操作的全记录、交易信息的全公开、交易监管的全透明,屏蔽了人为干预的风险。此外,还对所有违法违规企业的不良行为记入信用档案,在市公管局网、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市级信用平台、市政府门户网站同步发布失信“黑名单”,有效震慑市场主体。

        四是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对所有违法违规企业的不良行为记入信用档案,并且广泛使用信用记录,将诚信状况纳入投标人资格评审内容,落实到预选承包商信用考核中,在“商务+技术+信用”三阶段评标体系,将信用评价结果设置为评审指标。同时,广泛使用信用记录,对法院、检察院、工商、税务、财政五大系统产生的失信人均进行了中标限制。

        二、合肥模式对桐城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的启迪

        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合肥市在公共资源交易方面的许许多多的经验和成就,深刻感受到了合肥理念和经验,极大提升了我们服务科学发展的信心和勇气。作为合肥经济圈成员单位桐城市的干部,首要前提就是要结合实际、找出不足,面对机遇、一心一意谋发展,迎难而上,为实现桐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一要思想再解放,切实增强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要加快转变思想观念,牢固树立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要按照全市“三干会”强调的:立足本职、胸怀全局,干实事、求实效,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一门心思做事情,扑下身子创业绩,切实服务好桐城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做到:服务最佳、流程最优、收费最低。

        二要改革、创新力度再加大。要全面推进招投标全程电子化,积极与安庆市公管局对接,建立“六统一联”(统一交易制度、服务标准、信息发布、交易文件、专家资源、信用管理,异地互联)的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推行网上报名、网上下载招标文件、网上收退投标保证金、网上评标,切实提高招投标的监管水平。借鉴合肥采购“徽采商城”的采购模式,建立政府采购网上“背靠靠”竞价系统。建立“标后监管”长效机制,加强经常性监督检查,建立监管台账。加强与建设、财政、发改、审计、纪检监察、公安、检察院等多部门的配合,完善打击围标串标、假借资质联动机制,进一步规范投标人行为。主动接受社会各界建议,充分发挥社会民主监督作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实行监督,独立提出监督意见,参与重大项目开标现场监督,不断完善监督管理体系。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实行招投标违法违规行为记录公示,努力形成规范有序、严格自律、诚实守信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信用体系;加强对专家评委的考核管理,提高评标质量和水平。

        三、两点建议

        一是建立桐城市工程建设监督管理联席会议机制。由市公管委牵头组织,市监察局、发改委、财政局、审计局、交易中心等部门参加,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工程建设管理中出现的有关问题。要组成联合检查组,定期对全市各类工程招投标过程、施工管理过程、变更签证审批程序等建设管理情况进行专项检查。重点核查:项目经理、项目资金情况。市发改委、市重点办、市财政局每年都要组织专项检查,对工程建设项目实行现场核对,核对项目是否公开招标,核对项目是否按规范操作,核对资金是否挪用。此举,将有效杜绝借挂靠资质和围标、串标现象发生。

        二是依法强化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职责。工程建设监督管理中,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应严格依法办事,履行法定职责,强化监管手段,保证各类工程建设依规合法实施:

        (一)建设项目主管部门负责监督检查工程建设质量安全和施工现场管理,对工程项目建设中出现的违规违章行为依法予以处罚;

        (二)财政部门负责政府采购项目的监督管理和项目资金拨付管理;

        (三)审计部门负责对各类项目概(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四)监察部门负责监督检查有关职能部门履职情况,对建设工程有关法律、法规贯彻和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依法调查处理违法违纪行为;

        (五)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管部门负责对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过程进行监督管理;

        (六)各行业行政主管部门按职能分工负责对合同履约行为进行监督管理。

        新起点,再进发。下一步,桐城市公共资源交易将以合肥模式为方向,以保障城市建设、规范建设市场、建设诚信社会作为工作重点,进一步深化巩固全流程电子化交易、标准化服务,积极拓展交易范围,打造规范监管体系,推进区域性诚信体系建设,为桐城“奋力进十强”作出不懈努力

(责任编辑:云晓露)

网友评论